
什么是病毒營銷有哪些特點,舉一個病毒營銷的例子
2005年底,百度公司面對強大競爭對手谷歌(GOOGLE)的競爭,準備發動廣告宣傳攻勢,嘗試超越對方.問題是百度相對比谷歌,沒有大額的預算支付龐大的推廣。在這一個前提下,他們巧妙應用了病毒式營銷的策略:百度投入大約10萬元,拍攝3段視頻廣告,但又不可以通過電視臺進行投放。他們巧妙地通過百度員工和他們的朋友,以郵件、QQ、論壇來上傳這些幽默的視頻。
《孟姜女篇》《唐伯虎篇》再加上《刀客篇》,分別對應“中文流量第一”“更懂中文”“快速搜索”三個關鍵概念。這三個短片有一個共同的訴求---百度更懂中文。這三個視頻短片幫助百度超越了GOOGLE,使百度從占據了中國搜索引擎市場45%上升到了62%。這是中國網絡營銷歷史上最經典的一次病毒營銷實戰案例。
百度副總裁梁冬曾經開玩笑說:三個視頻短片的創作是因為“沒有廣告預算”而想出來的。話雖詼諧,卻道出了這三個短片以十萬級的拍攝費用,達到了近億元的傳播效果的實質。本質上,相對比于如今許多品牌動輒聘請知名導演以千萬級的費用拍攝宣傳片,百度的三個短片僅僅通過員工給朋友發郵件,以及在一些小視頻網站掛出下載鏈接等方式擴散開來,傳播人群超過2000萬人次,確乎是一次病毒營銷的奇跡。
病毒營銷有這么大的威力,那么什么是病毒營銷呢?怎樣發動一次高效的病毒營銷呢?
病毒營銷就是利用網民的主動在線傳播,讓某個帶有廣告信息的資訊像病毒那樣擴散出去,從此達到網絡營銷的目的。
這一段話有3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主動”,資訊開始是廣告主采用自己的人力或物力放在互聯網上的。但在通過引發網友進行觀看之后,這一個資訊卻被每一個觀看者自發傳播給自己的朋友,此時,這條資訊就像病毒一樣,主動尋找適宜人群,在互聯網上傳播。第二個關鍵詞“廣告信息”。這一個試圖傳播的資訊必須帶有要宣傳的廣告信息。第三個關鍵詞“傳播目的”,不帶有傳播目的傳播不能算是營銷。
免費而且同時具務有價值的資訊最容易為網民所接受,也最容易吸引網民主動向自己朋友傳播。附加的廣告信息則是廣告主想方設法宣傳的品牌、公司的業務,沒有這一點,也就失去了病毒營銷的意義。
總結一下:病毒營銷是指那些鼓勵目標群體,把想要推廣的信息,像病毒一樣傳遞給周圍的人,讓每一個受眾都成為傳播者,讓推廣信息在曝光率和影響上,產生幾何級增長速度的一種營銷推廣策略。
人們自愿傳播的原因,是推廣信息讓他們感受價值:學到知識、得到好處、感受快樂!
讓我們來看一下全球餐飲集團百勝,如何發動一次名叫“吃垮必勝客”的病毒式營銷活動。
必勝客有一款自助沙拉,點了這款沙拉后,必勝客會給你一個碗,只允許盛一次,你能盛多少就盛多少。盛沙拉的碗并不大,很淺,簡單地裝沙拉,裝不了多少,所以,如何保證自己的錢花得最劃算,盡最大可能用那只可憐的小碗,裝滿你喜歡的沙拉,也就成了一門有趣的學問。
為了引起更加多人來吃必勝客,臺灣必勝客發動了一次名稱叫做“吃垮必勝客”的網絡營銷活動。
在這一個題目叫做《吃垮必勝客》的郵件中,介紹了盛取自助沙拉的好辦法,巧妙地利用胡蘿卜條、黃瓜片和菠蘿塊搭建更寬的碗邊,可以堆到15層沙拉,同時還配有真實照片。
很多收到郵件的網友都在第一時間把郵件發給自己身邊的親友或同事,并相約去必勝客一試身手。
有一位網友這樣在互聯網上留言:“我當時馬上把郵件轉發給我愛人了,并約好了去必勝客一試身手。到了必勝客我們立即要了一份自助沙拉,并馬上開始按照郵件里介紹的方法盛取沙拉。努力了幾次,終于發現盛沙拉用的夾子太大,做不了那么精細的搭建工藝,最多也就搭2-3層,不可能搭到15層”。
而到必勝客試過身手,并且真的裝滿更加多層沙拉的熱心網友,會在互聯網上發貼,介紹自己“吃垮必勝客”的成功經驗。甚至有網友從建筑學角度,用11個步驟來論述如何吃垮必勝客的方法。
但是,必勝客卻通過一個個潛在顧客的誘惑,以及網友自發地網上傳遞,不但沒有被“吃垮”,利潤反而大大地上升了。
必勝客通過這種精心制作的、具有強大感染力的“病原體”,通過網民的口碑宣傳網絡,利用病毒推廣原理快速復制、擴散開來。
病毒式營銷的方法
1、口頭傳遞
最普遍的口頭傳遞病毒推廣方法是“告訴一個朋友”或“推薦給朋友”,這亦是大多數網站使用的方法。對這種方法,各種網站的使用率是不一樣的。
對一些娛樂網站,“告訴一個朋友”的使用率也許會高一些。但對其它大型內容網站,這種方法是不夠的。
使用率主要取決于所推薦內容的類型和網民群特點。但這種病毒營銷可以低成本并快速執行,其效果還可以通過引入競賽和幸運抽簽得以增強。
2、傳遞下去
對大多數email網民來說,這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活動。每當收到有趣的圖片或很酷的Flash游戲的附件,通常把它發給朋友。
而他們也順次把該附件發給他們的聯系者。這種滾雪球效果可輕松創建擬一個分銷渠道,在幾小時之內,到達成百上千的人們那里,而起始不過是一封電子郵件。
3、以服務為基礎
最成功的以服務為基礎的病毒營銷先驅是Hotmail。剛開始他們很少促銷活動,但在它們發出的每封郵件底端都使用一個收尾線,該收尾線包括一個短小的玩笑以及他們的網址。
公司由此獲得顯著發展。設想一下每天發出去的email的數量,以及這些email如何幫助Hotmail獲得更加多使網民——這些網民又導致更加多的email發出去。
下一個例子是Blue Mountain的網絡問候卡。當有人發出一封Blue Mountain的網絡問候卡,接收者必須去Blue Mountain的網站才可以收看,這就帶來另外一個發賀卡的潛在受眾,而這一個網民會又發出更加多賀卡。
擴展資料:
特點
病毒營銷是通過利用公眾的積極性和人際網絡,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營銷信息被快速復制傳向數以萬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它存在一些區別于其他推廣方法的特點。
1、有吸引力的病源體
之因此病毒式營銷是無成本的,主要指它利用了目標潛在顧客的參與熱情,但渠道使用的推廣成本是依然存在的。
只不過目標潛在顧客受商家的信息刺激自愿參與到后續的傳播過程中,原本應由商家承擔的廣告成本轉嫁到了目標潛在顧客身上,因此對于商家而言,病毒式營銷是無成本的。
2、幾何倍數的傳播速度
大眾媒體發布廣告的推廣方法是“一點對多點”的輻射狀傳播,本質上無法確定廣告信息是不是真正到達了目標群體。病毒式營銷是自發的、擴張性的信息推廣。
它并非均衡地、同時地、無分別地傳給社會上每一個人,而是通過類似于人際傳播和群體傳播的渠道,商品與品牌信息被潛在顧客傳遞給那些與他們有著某一種聯系的個體。
例如,目標群體讀到一則有趣的flash,他的第一反應或許就是將這則flash轉發給好友、同事,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無數個參與的“轉發大軍”就構成了成幾何倍數傳播的主力。
3、高效率的接收
大眾投放媒體廣告有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如信息干擾強烈、接收環境復雜、受眾戒備抵觸心理嚴重。
以電視臺廣告為例,同一時段的電視有各種各樣的廣告同時投放,其中不乏同一類商品“撞車”現象,大大減少了受眾的接受效率。而對于那些可愛的“病毒”。
是受眾從熟悉的人那里獲得或是主動搜索而來的,在接受過程中自然會有積極的心態;接收渠道也比較私人化,如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封閉論壇等等(存在幾個人同時閱讀的情況。
這樣反而擴大了傳播效果)。以上方面的優勢,使得病毒式營銷盡最大可能地克服了信息傳播中的噪音影響,增強了傳播的效果。
4、更新速度快
網絡商品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是來的快去的也快,病毒式營銷的傳播過程通常是呈S形曲線的,即在開始時很慢,當其擴大至受眾的一半時速度加快,而接近最大飽和點時又慢下來。
針對病毒式營銷傳播力的衰減,需要在受眾對信息產生免疫力之前,將傳播力轉化為購物力,方可達到最佳的銷售效果。
請根據引用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病毒式營銷
標題:病毒營銷十大經典案例(什么是病毒營銷有哪些特點,舉一個病毒營銷的例子)
地址:http://m.galaxydg.com.cn/xinwen/113080.html
免責聲明:文芳閣軟文營銷平臺所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email protected],本人將予以刪除。